证券代码:000850证券简称:华茂股份公告编号:2011-001
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减持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持续进展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原持有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源证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830万股,占宏源证券总股本1.25%。为落实中国证监会“参一控一”的监管政策要求,公司经200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处置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的议案》(公告编号:2009-021)。
2010年10月到12月期间,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累计出售所持有的宏源证券股份1,830万股,至2010年12月31日止,公司不再持有宏源证券股份。经初步测算,以上所出售宏源证券股票将增加2010年度投资收益,实现税后利润约为22,284万元,约占2009年全年净利润的313.43%。具体数据以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为准。
特此公告。
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一一年一月五日
证券代码:000850证券简称:华茂股份公告编号:2011-002
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度业绩预告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一、本期业绩预计情况
1.业绩预告类型:同向大幅上升
2.业绩预告情况表
项目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增减变动(%)
2010年1-12月
2009年1-12月
净利润
约35,355万元
约7,109.66万元
增长350—400%
基本每股收益
约0.56元/股
约0.113元
增长350—400%
二、业绩预告预审计情况
本业绩预告未经过注册会计师预审计。
三、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1、报告期内,由于纺织品市场形势好转,产品价格上涨、毛利率上升,导致主营业务利润大幅回升;
2、报告期内,为落实中国证监会“参一控一”的监管政策要求,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累计出售所持有的宏源证券股份1,830万股,大幅增加2010年度投资收益;
3、报告期内收到新疆棉移库费用补贴、进口设备贴息补助、节能项目补贴等政府补助较多。
四、其他相关说明
1、公司2010年度净利润中,计入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约24792万元,约占2010年度净利润的70.12%。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是来自于处置宏源证券股份产生的净利润约22284万元和政府补贴增加的净利润约2508万元;
2、本公司将在《2010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2010年1-12月份经营业绩的具体情况,公司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为《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公司所有信息均以在上述指定媒体刊登的信息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谨慎决策,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11年1月5日
来源: 凤凰网
相关资讯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资讯排行
- 喜迎开门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陆续启市迎客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崔忠付出席“星级数字化仓库与数字供应链平台金融服务中国行——太原站”座谈会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永荣锦江&意大利兰蒂奇集团,竞帆循环经济新蓝海!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花式上新、一站式购齐,柯桥窗帘展首日开启时尚新风!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